2025年3月31日,由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NAAI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线上学术会议”在云端成功举行。会议以“智启未来,数联世界”为主题,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人1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
一、会议开幕致辞
- 主持人开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NAAI通讯院士陈立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与目标,强调会议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深度融合。
二、主旨报告环节
1.《Powering Enzym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with Natural Evolutionary Information》
- 嘉宾: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亚利耶·瓦谢尔教授
- 内容:瓦谢尔教授分享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蛋白质演化信息,优化酶的设计与应用。他特别介绍了最大熵算法在催化中心识别中的突破性应用,并展望了AI在大规模数据分析和结构设计中的潜力。
2. 《When Parkinson's disease mee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嘉宾: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欧洲研究院院长--周挥宇
- 内容:周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团队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实现的精准行为识别与生物标志物分析成果。
3. 《Design Automation of Intelligent Robots: 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 嘉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范衠
- 内容:范教授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的自动化框架,重点阐述了形态与控制器设计、视觉系统开发及群体机器人协同控制的创新技术。
4. 《AI-Empowered Medical Image Analysis: From Algorithm Optimization to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 嘉宾: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于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方玲玲。
- 内容:方教授展示了AI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突破性应用,包括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和小样本学习算法,其研究成果在乳腺癌筛查和阿尔茨海默症早期预测中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三、闭幕总结
- 总结致辞:陈立明教授对会议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在推动产业升级与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 未来展望:会议呼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算法创新、算力突破与数据治理的协同发展,构建智能生态体系。
- 投稿邀请:主持人邀请与会学者将研究成果投稿至《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学报》,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投稿期刊: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学报(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sychology)
期刊网站:journal.iioep.org
投稿指南:
需在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学报(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sychology)官网注册账号;提交论文最终版需用pdf格式;期刊进行同行评审流程;确认录用后,文章online。
期刊收稿方向:1、人工智能2、计算机科学3、工程心理学4、人机交互等。
四、主办与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
大连理工大学 (DUT)
联合主办单位:
英国莱斯特大学(UL)
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IIEP)
会议最后,主办方向所有参会嘉宾与学者致以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创新发展,为全球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本次会议成功搭建了全球学术与产业交流的桥梁,来自化学、医学、机器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深度对话碰撞出创新火花,会议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成长平台,更推动AI医疗、智能制造等技术的产学研转化。